7月2日-6日,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组织开展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支教活动在南谯区腰铺镇梅铺社区拉开帷幕。据悉,本次活动以“艺教下乡,点亮梦想”为主题,该活动旨在通过绘画和音乐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们发掘自己的潜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保护环境”
仓鼠作为小动物中的一员,具有可爱、活泼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创作的题材。当日,志愿者们通过带领孩子们观察仓鼠的姿态、表情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清澈的河流、青翠的树木和可爱的小仓鼠。音乐课上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打击乐《森林音乐会》,在音乐课中奏响了欢快的节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引导他们爱护自然环境,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反对浪费”
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观察各种蔬菜和粮食,美术课上以生活中常见的五谷杂粮和蔬菜为主题,将粮食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巧妙结合,创作出各种独特的作品,色彩鲜艳的绘画呈现出谷物和各式美食。音乐课上通过小游戏让孩子们明白粮食的珍贵和食物浪费的不可取之处,激发他们珍惜食物的意识。
聚焦“红色文化”
志愿者们通过绘画和音乐,向孩子们展示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在绘画中,红旗飘扬,党徽和代表阳光的向日葵跃然纸上,激励着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合唱音乐《我和我的祖国》,用最真挚的童声,共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防溺水”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成为防溺水的明白人。志愿者们以绘画和音乐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关于水安全的知识。绘画作品中呈现了警示标识、安全救生设备和危险水域。音乐课上,依据歌曲《童年》改编的《防溺水之歌》被孩子们熟练的传唱,歌曲传达了正确的防溺水常识和技能,提醒孩子们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绿书签”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绘制绿色书签,传递“扫黄打非”知识,在音乐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认识“扬琴”这一传统乐器,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对传统文化关注,启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学习的渴望。
“艺术支教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社区的家长和孩子很喜欢”南谯区腰铺镇梅铺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方式,带动孩子们们参与到绘画和音乐创作和学习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们将继续关注梅铺社区,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艺术支教活动,为这里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志愿者王东东说。(通讯员:潘宏,初审:崇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