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是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教育厅发文立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对接联合国国际赛的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赛始于2012年,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11届,是高校积极参与的重要竞赛之一。每年有1800多所高校参赛,近93%的985、一流大学和近95%的知名设计院校参赛。比赛设“非命题”“公益”“命题”“创新创业”四个赛道,内容有AIGC、乡村设计、可持续设计、元宇宙+设计、未来设计、国潮·非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与视频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与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虚拟IP及表情包设计、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
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倡导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设计,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及联合国机构的称赞。
一、大赛宗旨
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
二、参赛对象
(一)高校在读大学生及教师。教师可以个人作品参加教师组竞赛,也可以指导学生参赛。
(二)以二级学院/系作为参赛单位统一组织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
三、竞赛内容和作品提交要求
第13届竞赛设立“非命题”、“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公益”三个赛道:
1)大学生组:可以参加以下所有赛道。
· 非命题赛道:不限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推可持续发展,有以下赛项: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与视频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虚拟IP与表情包设计、造型艺术(原数字绘画)、艺术疗愈、数字摄影、数字音乐、AIGC、文创及城市IP设计、未来设计、乡村设计、国潮·非遗设计、可持续设计,详见大赛内容。
·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赛道: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命题,按照命题要求定向创作作品,如义乌小商品创意设计,
· 公益赛道:根据社会公益需求设置公益赛道,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
2)教师组:可以指导学生参加所有赛项,并以个人身份参加。
· 非命题赛道:同大学生参赛内容。
· 教学案例: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乡村振兴等教学案例。
竞赛内容实时更新,要求及内容详见官网大赛内容:http://www.ncda.org.cn/。
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参赛作品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2)应尊重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
3)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凡涉及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大赛无关,且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4)参赛作品须按要求使用大赛官方标识;
5)符合赛事的其他相关要求。
2.提交材料
每件作品至少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作品推荐表(在线填写,如作品名称、创作人员、指导教师、设计说明等)
2)作品文件
3)宣传海报
4)宣讲视频(非必要,作为附加分)
流程参考http://www.ncda.org.cn/dsjs/tjgg/
3.作者数量
不同类别赛项作品的作者数量遵循以下规定:
1)平面类/服饰类/环艺类/造型类/网页类/H5类单件(系列)作品不超过3名作者(含3名)。
2)视频类/动画类/交互类/游戏类单件(系列)作品不超过6名作者(含6名)。
3)所有单件(系列)作品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含2名)。
注:如命题赛道赛事中对作者数量有特别注明,则遵循该命题赛事的具体要求执行。
五、参赛流程
(一)专项赛道作品可以在系统直接提交。
(二)非命题赛场参赛流程:
1.参赛师生官网注册信息(参赛ID由指导老师联系学院领取)。
2.按照官网要求进行作品投稿。
3.指导老师将推荐的作品(分作品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方式为:未来设计师-参赛类别-作品名称-作者-指导老师)和参赛统计表统一打包发送至QQ邮箱:76244526@qq.com,联系人:潘老师。学生个人投稿不予受理。每位指导老师第一指导可以推荐两件作品(含指导教师本人参赛的作品)参赛,如有第二指导最多两件。
作品投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学院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作品和汇总表审核后提交省赛,统一缴费参赛。个人参赛的作品汇总表中单独注明,授权个人缴费。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5月12日